魏晋南北朝男男可以结婚吗(魏晋南北朝禁止男女通婚吗)
同姓不婚。 据《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 北魏太和八年(公元四八四年),下诏禁止同姓通婚. 古代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以下是对"魏晋南北朝男男可以结婚吗"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魏晋南北朝禁止男女通婚吗
- 2、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男妾么
- 3、魏晋时期婚俗有什么讲究
魏晋南北朝禁止男女通婚吗
同姓不婚。
据《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
北魏太和八年(公元四八四年),下诏禁止同姓通婚.
古代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但上古的姓和后世不同。上古时代,同姓必同宗,后世则同姓不一定有血统关系。所以明、清之后逐渐消亡。
中国从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这一婚姻制度,“系之以姓,……虽百世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礼记·大传》)出于伦理和生理两方面的考虑,如“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认为同姓通婚将影响宗族的繁衍和后代的素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男妾么
到了魏、晋、南北朝,这种风气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春秋战国以至于秦、汉,男风主要存在于君主和贵族阶层之中,是他们淫奢生活的一个方面;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此风已扩展到了民间,成为社会上某些民众的一般性嗜好,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
形成这种风气和当时的政治动乱、军阀割据、民无所从的形势分不开。在这种形势下,不少人以颓废、放浪、利己的态度对待人生,“风流相放,唯色是尚”,甚至“以男为女”,又或者自形女色以求慰藉。当时男扮女装之风很盛,如魏明帝时的何晏、王夷甫、潘安、裴令公、杜弘治等,都以美男子而善敷朱粉、作妇人相见闻于世的。此外,一般豪富之家都以蓄养娈童乐伎作为“财富”的象征。如晋朝的富户石崇与王恺为了比谁富有,“以娈童为赌注,或下妻比输赢,而输赢往往以娈童几百人计,这是骇人听闻的。
魏晋时期婚俗有什么讲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礼婚俗多样,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性。北方婚俗尚存在原始部落遗留下来的一些习惯,粗扩而豪放。南方婚配大多注重门当户对,财婚现象很多,传统习俗所遗留的指腹婚、冥婚和从一而终的思想在南朝相对开放的婚俗中依然存在,而且早婚现象非常明显。魏晋南北朝人结婚都比较早,这一方面由于这时男子行冠礼较早,一般在十五岁;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的影响,人口减少,为了增加人口,政府强令实行早婚。晋武帝秦始九年(273年)冬十月,诏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采取强行措施,由政府指配丈夫。同样,为了增殖人口,增强国力,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冬十月,高洋甚至“发山东寡妇二千六百人以配军士”,其中“有夫而滥夺者五分之一””‘,使民间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