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砼的正确读法(商砼为什么有人读hun,到底读什么)

2024-02-21 15:09:31次浏览条评论

商砼的正确读法是shāng tóng。 1、商砼商品混凝土。砼字1953年由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 2、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以下是对"商砼的正确读法"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商砼的正确读法
  • 2、商砼为什么有人读hun,到底读什么
  • 3、“商砼”为什么有人读商HUN

商砼的正确读法

商砼的正确读法是shāng tóng。

1、商砼商品混凝土。砼字1953年由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

2、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既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和WTO接轨。

3、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商品混凝土的定义:

1、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是指预先拌好的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拌和物,以商品的形式出售给施工单位,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的混凝土拌和物。

2、商品混凝土是把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外加剂与掺和料的选用、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输送到工地等一系列工程从一个个施工现场集中到搅拌站,由搅拌站统一经营管理,把各种成品以商品形式供应给施工单位

3、商品混凝土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4、商品混凝土最早出现于欧洲,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总产量中已经占有绝对优势。

商砼为什么有人读hun,到底读什么

商砼的正确读法是:shāng tóng。

商砼(shāng tóng)就是商品混凝土,1953年由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

“砼”是“混凝土”的同义词。大家都知道的,特别是搞基础建设的同仁们,大概都认识这个字。但“砼”是谁创造的,什么时候被批准全国通用的,——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迄今60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

这个新字创造得很巧妙,也很有道理:把“砼”字拆成三个字,就成为“人、工、石”,表示混凝土是人造石;如把它拆成两个字,是“仝石”,而“仝”是“同”的异体字,“仝石”可以理解为,混凝土与天然石料的主要性能大致相同。

1955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在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的书刊中。土木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堤坝、海港、市政卫生、农田水利、人防工程等,因此此事在工程界的影响不小。

“商砼”为什么有人读商HUN

商砼的正确读法是shāng(声母sh,韵母ang,一声)tóng(声母t,韵母ong,二声),因为砼这个字是生僻字,容易读错。

解释:商品混凝土。砼是混凝土的学名、同义词。

砼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1953年创造,迄今60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商砼的特点:

环保性

由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相对于施工现场搅拌的传统工艺减少了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随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在工艺废渣和城市废弃物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方面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环境恶化。

“半成品”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交货时是塑性、流态状的半成品。在所有权转以后,还需要使用方继续尽一定的质量义务,才能达到最终的设计要求。因此,它的质量是供需双方共同的责任。

社保是全国通用吗(社保卡可以全国通用吗) 西梅和李子的区别(西梅和李子有啥区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