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指的是什么(苏联是哪种模式的社会主义)
简单来说,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以下是对"苏联模式指的是什么"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苏联是哪种模式的社会主义
- 2、什么是苏联模式
- 3、苏联模制指的是什么体质 我们如何评价这一体制
苏联是哪种模式的社会主义
简单来说,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的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二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什么是苏联模式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主要就是学习前苏联而得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所谓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为了把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36年召开的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它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以史实为依据进行思考,应怎样正确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是同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这种体制之下取得的。但是,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随着斯大林在苏联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到30年代,对他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1936年至1939年间,苏联进行了大清洗运动,大批无辜的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和迫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
苏联模制指的是什么体质 我们如何评价这一体制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评价:苏联体制的基础和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它的建成有巨大的历史功绩。它保证了苏联在30年代重工业的高速度发展,并在短时期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社会主义的进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它保证了苏联反对希特勒德国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它还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宝贵经验。
但在后期,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和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高度集中;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备,以人治代替法制;官僚主义盛行,行政机构臃肿等。在经济体制上,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公有制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否认和取消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存在;片面强调指定性计划,排斥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政治斗争时常干扰经济生活;经济片面发展,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在思想文化体制上,对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文学及宗教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用简单的行政方法实行高度严格控制,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