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子的由来(舞狮子的来历是什么)
舞狮子的由来∶舞狮作为表演艺术,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 后因...,以下是对"舞狮子的由来"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舞狮子的来历是什么
- 2、舞狮由来
- 3、舞狮最早起源在哪里
舞狮子的来历是什么
舞狮子的由来∶舞狮作为表演艺术,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
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得以流传后世。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当时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时,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话。
舞狮子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期,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舞狮子简介: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舞狮由来
舞狮来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进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舞狮最早起源在哪里
中国舞狮的技艺,传至今日已达千百年。舞分南、北两种:北狮始於北魏年代。传说指出中国本身没有狮子,由於当时波斯人中国经商,有一位使者并向当时的皇帝介绍一种波斯国内的特产,就是名为「狮子」的威猛动物,皇帝随即问及狮子的形状,使者告之很像中国的北京狗,後来宰相命工匠制造现时的「北狮」形状来娱乐皇帝,北狮的狮艺便一直流传至今。北狮动作轻巧,以跳跃动作较多,而舞者多习北派武术。
至於,南狮刚好相反,动作大而威猛步法稳重。而南狮诞生又另有一个故事传说,相传中国古时代经常发生瘟疫,每逢发生瘟疫,每逢发生瘟疫便死人无数,幸而每次发生瘟疫不久便有一只神兽名为「年」,它行动如雷响,每次出现後瘟疫消失,由於「年」有带来好运之意,所以,人们凡是秋收後农忙已过,生活较为清闲时,便扎「年」兽,再配合鼓乐,到处舞狮辟邪,而舞者多习南派武术。
南狮种类有两种:一为佛山狮,此类型创自广东佛山县,其外形口大高身,步法阔大;另一种为鹤山狮,此类型创自广东鹤山县,其外形较扁身,嘴较长。另外,狮有以颜色来分类,一般多为黄、红、黑三种,这三种狮一般称为刘备、关公、张飞之狮子,因为刘备与一般人一样都是黄脸,所以以黄狮作代表;关公天生脸红,所以以红狮作代表;而张飞肤黑、脸黑兼须黑,所以以黑狮作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