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春牛图)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春牛的诗句
- 2、黄历中的春牛图有什么用?
- 3、什么是打春牛?
- 4、立春“鞭打春牛”的习俗寓意着什么?
- 5、春牛是指什么牛 关于什么是春牛介绍
- 6、打春牛是什么风俗 打春牛有什么讲究
关于春牛的诗句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
土脉应雨膏,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唐)卢肇《谪连州书春牛榜子》
阳和未解逐民忧,雪满群山对白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黄历中的春牛图有什么用?
作者简介:
《春牛图》是中国古时一种用来预知当年天气、降雨量、干支、五行、农作收成等资料的图鉴。图内画了一头牛及一个牵牛的“芒神”,左右两旁分别载有诗句,这些诗句是预测当年的天气及农作收成。
春牛图有什么作用?
预知当年天气降雨量干支五行等内容一头牛及一个牵牛的“芒神牛头代表当年的年干
春牛传说
春牛就是土牛,乃是土制的牛,古时候于立春前制造土牛,好让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彩杖鞭策它,以劝农耕,同时象征春耕的开始。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农耕八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如何看春牛图?
牛头代表当年的年干;牛身代表年支;牛腹代表纳音;牛角、牛耳及牛尾代表立春日的日干;牛颈代表立春日的日支;牛蹄代表立春日的纳音;牛绳的代表立春当日的天干;牛绳的质地代表立春当日的地支。并依干支的五行画颜色,属金为白色,属木为青色,属水为黑色,属火为红色,属土为黄色。另外牛口合上,牛尾摆向右边代表阴年;相反,牛口张开,牛尾摆向左边代表是阳年。
牧童传说
春牛图里的牧童,就是“芒神”,又叫句芒神,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他手上之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芒神的衣服以及腰带的颜色,甚至头上所束的发髻的位置,也要按立春日的五行干支而定。当他没有穿鞋和裤管束高时,就代表该年多雨水,农民要作好防涝的准备;相反地,双足穿草鞋则代表该年干旱,农民要作好抗旱蓄水的安排;又如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代表该年是雨量适中的好年景,农民们要辛勤耕作,勿误农时。还有,如果牧童戴草帽意即天气阴凉;不戴帽则炎热。
芒神的衣服与腰带的颜色,也因为立春这一天的日支之不同而不同,分别亥子日黄衣青腰带;寅卯日白衣红腰带;巳午日黑衣黄腰带;申酉日红衣黑腰带;辰戍丑未日青衣白腰带。而牧童的鞭杖上的结也因立春日的日支不同而用的材料也不同,分有苎、丝、麻,结的铲七则都是用青黄赤白黑等五色来染。
而牧童的年龄也有喻意,孩年的牧童代表逢季年(就是辰戌丑未年);壮年的牧童代表逢仲年(就是子午卯酉年);老年的牧童是逢孟年(就是寅申巳亥年)。另外如果牧童站在牛身中间,表示当年的立春在元旦前五天和后五天之间;牧童站在牛身前面,表示当年的立春在元旦五天前;牧童站在牛身后面,表示当年的立春在元旦五天后。
什么是打春牛?
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又称为鞭春。民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
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解放前后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制作春牛时很有讲究,春牛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同时柳条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
立春“鞭打春牛”的习俗寓意着什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事物纪原》中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到了汉代,立春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鞭打春牛,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更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寓意。
鞭牛迎立春
立春节气,江西婺源篁岭村举行“鞭打春牛”活动,村民将木质春牛披红绸、挂红花,抬着春牛从祠堂出发,擎迎春旌旗,敲锣打鼓,沿古村天街巡游至梯田,引得村民和游客竞相围观。
巡游至梯田,村民将春牛摆上祭坛,祭拜春神后,手执柳条鞭打春牛,一边唱:“迎来芒神,鞭打春牛,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天下太平、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畜兴旺、七打七星高照、八打万事大吉、九打九九归一、十打十全十美。”
据了解,篁岭古村举行“鞭春牛”活动意义在送寒气,促春耕,祈祷2018年风调雨顺,同时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春牛是指什么牛 关于什么是春牛介绍
1、春牛是用桑木制作骨架,春泥制作身体,做成的泥牛,高四尺,长八尺,民间有立春抽打春牛的习俗。表示冬天过去,要催牛下地干活了,是祈求丰收的意思。
2、立春也叫打春,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天的第一个节气,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年之际在于春”,古人十分重视春天的到来,因为这是一年的开始,代表可以种植土地,收获粮食,这是人们获取生存来源的基础。
3、早在几千年前,立春这一天周天子就会带领三公九卿去郊外的田野边,进行迎春的祭祀仪式。高承的《事物纪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这个时期周公就制作了春牛,表达劝耕的意思。
4、汉代,鞭春牛风俗就开始流行,表达大家祈求丰收的愿望。立春这天的清晨,文武百官会身着青衣、戴青帽、插着青色的旗子,把土牛送到城门外,每个官员执鞭打土牛,表示迎春。
5、《京都风俗志》里也说“东设芒神,西设春牛。”东边放着春神的牌位,西边放着土牛,祭祀春神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这就是立春被称为“打春”的由来。
6、最后大家会将春牛打碎,碎片抢回家,抢到了就是象征家里会丰收。
打春牛是什么风俗 打春牛有什么讲究
导读:立春已经到来,不少人在制作春饼,这是立春的传统食物之一,还有不少地方在打春牛,这也是立春的习俗活动之一,那么打春牛是什么风俗?打春牛有什么讲究呢?想知道立春为什么要打春牛,立春怎么打春牛,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又称为鞭春。民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解放前后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打春牛的由来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三皇五帝,都很重视农业,到周朝的时候,务农的事被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这“迎春”的仪式,当然要隆重了。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打春牛的讲究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立春为什么要打春牛
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
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
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
随后,人们要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
另外,至今有些农村仍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小锣鼓,唱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红色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一个人手牵着牛在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上述这个习俗说明,立春在我国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