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粘体虫(时珍粘体虫寄生在鲢鱼的各个器官组织,它病原体是什么)

2024-04-01 08:51:07次浏览条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 1、鱼类的孢子虫病
  • 2、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啄木鸟到底是益鸟还是害鸟?
  • 3、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鱼类的孢子虫病

先分清是哪类病害,养的什么鱼。

孢子虫是一大类致病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关于鱼病孢子虫就有不少,肠系膜、腮、脑、脊髓、内脏都可以寄生,碘泡虫是鲤类的主要病害生物,一般要防治为主,鱼群感染就太晚了。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可抑制孢子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2、鱼种放养前,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成5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或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石灰氮,充分搅拌成悬浮液,浸洗鱼种30分钟。

粘孢子虫病治疗

该病是由粘孢子虫寄生于鱼的皮肤、鳃、肠道和神经系统所引起。鱼病的部位有胞囊,呈灰白色点状和瘤状,常见的粘孢子虫有饼形碘孢虫、野鲤磺孢虫,鲫碘孢虫、鲢碘孢虫等。 症状:病鱼消瘦、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10月到来年2月对鱼种危害极大。 治疗方法:1、90%晶体敌百虫亩米水深的鱼塘用1斤全池泼洒,间隔3天~4天,再泼一次。2、每万尾鱼种或100斤鱼的重量用75克食用硫磺粉拌料投喂,连喂一星期。3、每斤饲料加10克90%晶体敌百虫喂鱼,可治肠道寄生的粘孢子虫。此法治指环虫病也有效。

以下资料对比一下,具体做法最好咨询专家。

其他分类

1.疯狂病 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鲢碘泡虫病。由鲢碘泡虫寄生在白鲢各种器官组织中引起,其中尤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为主,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神经、嗅觉系统和平衡、听觉系统等。鲢鱼苗刚出膜即可被感染,目前在生产上主要是危害1足龄白鲢,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病鱼的肉味不鲜而腥味重,并且很瘦,所以未死的鱼商品价值也受严重影响。此病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发生,尤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

严重感染时,病鱼极度消瘦,头大尾小,尾部上翘,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头长为尾柄高的2.95倍(健康鱼为2.2-2.3倍),体色暗淡无光泽;病鱼在水中离群独自急游打转,常跳出水面,复又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而死;死时头常钻入泥中;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故称疯狂病。剖开鱼体,可见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胞囊;肝脏、脾脏萎缩,腹腔内有腹水,小脑迷走叶显著充血;病鱼严重贫血。

2.饼形碘泡虫病 草鱼育苗期间的一种严重鱼病。由饼形碘泡虫寄生引起,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壁,尤以前肠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为多;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以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鱼苗下塘后12天即被感染,引起大批死亡;当水温27-30℃时,该虫在草鱼鱼体内发育一代需12-15天;用老化6-8个月的孢子进行人工感染草鱼鱼苗,100%发病。主要危害全长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同池混养的鳙、鲢、青鱼不患病。该病流行于5-7月,尤以5-6月为甚。

饼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病鱼体色发黑;消瘦,腹部略膨大,鳃呈淡红色,贫血,肠内无食,前肠增粗,肠壁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当大量饼形碘泡虫寄生在脊椎时,可引起鱼体弯曲。

四川省报道,饼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鱼苗种的肌肉内,形成白色胞囊,病鱼体表高低不平,生长缓慢,疾病严重时引起大量死亡。

3.野鲤碘泡虫病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鲮鱼鱼苗、夏花的皮肤及鳃上,形成许多灰白色瘤状或点状胞囊,尤以体表为多,严重时影响病鱼的呼吸、游动和摄食,最后衰竭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等地。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鲤的鳃弓及鳃上,形成大量灰白色瘤状大胞囊,这些大胞囊是由许多小胞囊融合而成,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4.鲫碘泡虫病 由鲫碘泡虫及库斑碘泡虫等寄生在银鲫头后背部肌肉,引起瘤状突起的疾病,称鲫碘泡虫病。该病在上海、江苏、浙江、东北等地的池塘、湖泊、河流中较为常见;有的地区发病率可高达40%,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在缺氧时就很容易死亡;同时即使不死,病鱼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损失也是很大的。碘泡虫侵入银鲫的骨骼肌后,进行大量繁殖,仅有碘泡虫本身的囊膜形成一个个肉眼看不见的微胞囊,宿主不形成任何胞囊壁将其包围,当碘泡虫成熟后就散在肌纤维中。碘泡虫多数是从 肌纤维的外面侵入、繁殖及取代肌纤维;少数是钻入肌纤维内进行繁殖,从肌纤维中间逐步向外取代肌纤维。碘泡虫在银鲫头后背部肌肉中是钻到那里就在那里繁殖,因此,肌纤维和碘泡虫相混杂,只有在瘤状突起中间的肌纤维才全部被碘泡虫所取代;在此同时碘泡虫又不钻入鱼的背鳍以后及腹部肌肉,形成瘤状突起。当瘤状突起较大时,手摸患处很柔软,好似快要涨破一样;瘤状突起向前可突出头顶骨0.5厘米,高出头顶骨2.1厘米,后面到背鳍第4根鳍条基部,下面到侧线处。

5.圆形碘泡虫病 圆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鲫的头部、鳃弓及鳍上,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胞囊,这些胞囊都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且这些肉眼可见的大胞囊都是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该病在全国各地的池塘、湖泊、河流、水库中都有发生,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严重感染时,1条病鱼体上有数百个肉眼可见的大胞囊,病鱼极其丑陋,就失去商品价值。

6.异形碘泡虫病 异形碘泡虫寄生在鳙、鲢的鳃上,形成许多针头大小的白色胞囊。严重时,病鱼离群独游,鱼体瘦弱,背似刀刃,体表失去光泽,鳃盖两侧常充血,鳃丝呈紫红色,黏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当水中溶氧低时很易死亡。主要危害鱼苗、鱼种,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市都有发生。

7.尾孢虫病 多格里尾孢虫寄生在鳜的鳃丝及鳃弓上,形成白色大胞囊。大胞囊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融合处壁发生纤维素样变,最后消失;胞囊均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其中主要为胶原纤维,并有少量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在大胞囊外面还有宿主增生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覆盖。当孢子成熟后,大胞囊的壁也发生纤维素样变,胞囊破裂,孢子放出,最后整个大胞囊消失。只有当大量寄生时才会引起病鱼死亡,尤其当水中缺氧时。

危害乌鳢的主要是中华尾孢虫,主要是危害夏花鱼种,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华南和长江流域一带为严重。尾孢子虫在乌鳢的各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主要是侵袭皮肤及鳍,形成淡黄色胞囊,胞囊无一定形状。

蟾胡子鲇在苗种饲养阶段也常患尾孢虫病,在皮肤、鳃和鳍上形成很多椭圆形胞囊,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

8.鲢旋缝虫病 鲢旋缝虫寄生在鲢的肌肉、鳃盖、眼眶周围、皮肤、鳍基及肾脏等处,形成淡黄色、大小不一的粒状胞囊,严重时胞囊可连成一片。病鱼瘦弱,比健康鱼的体重轻1/4-1/3,有时眼球突出,病鱼缓慢死亡,不死的病鱼也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主要流行于浙江菱湖地区。

9.脑黏体虫病 又称眩晕病、旋转病、昏眩,是口岸鱼类检疫对象之一。主要危害虹鳟、大西洋鲑、河鳟等鲑科鱼类,从鱼开始摄食后的数周内是最主要的感染期,是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我国虽已发现有此病原体,但尚未发现有病例报道。

脑黏体虫寄生在鱼的头骨及脊椎骨的软骨组织,破坏听觉平衡器及交感神经,使鱼追逐自身尾部而旋转运动,尾部发黑,鱼极度瘦弱而死;残存的鱼随着鱼体长大,黑色逐渐消失,停止旋转运动,留下脊椎弯曲,眼后部凹陷,下颌不能闭合或折弯等后遗症。

10.中华黏体虫病 中华黏体虫寄生在鲤鱼肠的内、外壁上,形成许多乳白色芝麻状胞囊,严重影响鲤鱼的生长发育,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为严重。

11.时珍黏体虫病 又称鲢水臌病。时珍黏体虫寄生在鲢的各器官组织,但主要寄生在腹腔内,形成丝状、扁带状、块状、分枝不规则形胞囊,严重时胞囊占鱼体重的1/4,病鱼腹部膨大,鱼体消瘦,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内脏萎缩,腹腔积水;病鱼失去平衡,离群独游,体色发黑,体表少黏液,摸之有粗糙感。病鱼煮后鱼肉化水无味,故称水臌病。流行于广东,病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

12.增生性肾脏病 又称胀鳔症。陈毕生等(1991)报道,黏体虫寄生在硬头鳟、美洲红点鲑、鳟、红点鲑、石斑鱼、鲫鱼、金枪鱼、鲷等多种海、淡水鱼类的肾脏、脾脏、肝脏、鳔、膀胱、消化道等器官组织内,形成白色胞囊。流行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海南、东北等地。病鱼腹部膨大,腹部朝上,漂浮在水面,失去平衡;或在水中打转,或沉卧网底;体色变淡或变暗,发病后数天死亡。病鱼患病时间长后,可见体表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损伤。剖开病鱼腹部,可见鳔充满气体,极度膨胀,有明显的微血管网分布,膨大的鳔压迫其他内脏;肾脏深褐色,肿大或萎缩变硬;肝脏棕褐色,微肿,严重时体积缩小;胆囊圆胀,约为健康鱼胆囊的2-3倍;脾脏肿大,为健康鱼的2倍,略硬实而变暗;性腺萎缩。

13.两极虫病 两极虫寄生在鳗鲡的皮肤,形成大量白色胞囊,虽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因病鱼丑陋,丧失商品价值,损失还是很大的。两极虫有些种类寄生在鲢、鳙、青鱼、草鱼、鲤等的肾脏、胆囊、膀胱等处,但尚未见有病例报道。

14.鲢四极虫病 鲢四极虫寄生在鲢的胆囊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消瘦,体色变黑,眼圈出现点状充血,或眼球突出,鳍的基部和腹部呈黄色,肝脏呈淡黄色或苍白色,胆囊极大,充满黄色或黄褐色的胆汁;肠内充满黄色的黏状物;个别病鱼体腔积水。鲢四极虫在6、7月感染鲢鱼鱼苗,越冬期在鱼体内处于变态期,在越冬后期形成第一批成熟孢子,常并发水霉病、斜管虫病,而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流行于东北地区。

15.鲮单极虫病 鲮单极虫寄生在鲤、鲫、散鳞镜鲤、鲤鲫杂交鱼的鳞下,形成许多淡黄色大胞囊,每个大胞囊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最大的可达乒乓球大小,寄生处鳞片竖起,病鱼极其丑陋,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在长江流域均有发生。

16.吉陶单极虫病 吉陶单极虫寄生在鲤、散鳞镜鲤的前、中肠的肠壁,形成很多形状不规则的大胞囊,突出于肠腔内,将肠管堵塞涨粗,肠壁变薄而透明,腹腔积水,肝呈淡黄色或苍白,性腺萎缩,腹腔积水,病鱼消瘦、贫血,逐渐饿死。在湖南、湖北、江苏、上海、辽宁、贵州、兰州等地都有发生。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啄木鸟到底是益鸟还是害鸟?

"淮南啄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

在许多的时候,我们看见有些啄木鸟,攀缘在直立的树干上,不停地用它那又硬又尖的长嘴,笃笃地不停敲击树干……

啄木鸟其实通常指的啄木鸟科鸟类的一个通称,时珍曰∶此鸟斫裂树木取蠹食,故名。它们特大的特点就是“嘴强直如凿,舌长而能伸缩”。时珍曰∶“啄木小者如雀,大者如鸦,面如桃花,喙、足皆青色,刚爪利嘴。嘴如锥,长数寸。舌长于,其端有针刺,啄得蠹,以舌钩出食之”。

不同种的啄木鸟形体大小差别很大,从十几厘米到四十多厘米不等。如绒啄木鸟长约15厘米,北美黑啄木鸟长约47厘米。啄木鸟分布很广,除大洋洲和南极洲外,均可见到。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在我国四川、云南、福建等地的白腹黑啄木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啄木鸟到底是益鸟还是害鸟?

众所周知,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由于啄木鸟食量大和活动范围广,在13.3公顷的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栖息,一个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虫90%以上。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

啄木鸟吃食的害虫,主要有天牛幼虫、囊虫的幼虫、象甲、伪步甲、金龟甲、螟蛾、蝽象、蟥虫卵、蚂蚁等。有的害虫潜藏树木中很深,把树活生生地咬死。只有啄木鸟才能把它从树干中掏出来除掉。因为啄木鸟的主食是害虫,对防止森林虫害,发展林业很有益处,所以大家都叫它们是"森林的医生"。

既然啄木鸟是森林益鸟,它是如何斫裂树木,捕食森林害虫的呢?

我们知道,许多森林害虫往往隐藏在树皮下,特别是小囊虫、天牛幼虫、蛴螬、白蚁等,甚至钻入木质部,用人工防治是很难奏效的。然而森林卫士啄木鸟,却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

啄木鸟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

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黏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

每天清晨,它们就开始用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如果发现树干的某处有虫,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嘴好像一把凿子,先将树皮啄破,凿出洞来,直接插进木质内的巢穴,将害虫用伸出一条蚯蚓似的长舌头,一个一个的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黏液粘出。有的啄木鸟,舌尖还有细钩,又是粘,又是掏,使小虫无法逃避。

如果巢穴通道弯曲或虫穴很深,啄木鸟的长舌头够不着,它就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昏头转向,四处窜动,往往企图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这里的啄木鸟擒而食之。

据调查,啄木鸟一天可发出500~600次啄木声,每啄一次的速度达到555cm/s,而头部摇动的速度更快,580cm/s。它们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

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这个是鼠妇,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

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

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对光、触碰等刺激会产生运动或蜷曲成球的反应。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本草纲目-鼠妇更多

「释名」鼠负(弘景)、负蟠(音烦。《尔雅》) 

录》)、 (伊芳威。《本经》)、湿生虫(《图经》)、地鸡(《纲目》)、 弘景曰∶鼠妇,《尔雅》作鼠负,言鼠多在坎中,背粘负之,故曰鼠负。今作妇字,殊 似乖理。 

韩保升曰∶多在瓮器底及土坎中,常惹着鼠背,故名。俗亦谓之鼠粘,犹 耳名羊 也。 

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鼠负,食之令人善淫,故有妇名。又名鼠姑,犹鼠妇也 。鼠粘,犹鼠负也。然则妇、负二义俱通矣。因湿化生,故俗名湿生虫。曰地鸡、地虱者, 象形。 

「集解」《别录》曰∶鼠妇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采。 

颂曰∶今处处有之,多在下湿处、瓮器底及土坎中。《诗》云∶ 人则生故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白日依山尽的意思) 懒惰的意思(间隔的意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