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 两晋是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形成于三...,以下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什么时候
- 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
两晋是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形成于三国之后,由司马昭建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描写其如何篡位;结束于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这一段纷争的历史成为两晋。西晋(265年—316年),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65年,晋王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316年,为汉国(前赵)所灭。西晋统一仅37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8年,琅邪王司马睿于南方建立东晋,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316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在东北和西北、北方的领土联系不畅,长期以属国的形式间接统治。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大都市有建康(南京)和会稽(绍兴)。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什么时候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指公元220年到589年。
1、三国:公元220年到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2、晋朝:公元265年到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分为西晋公元265年到316年与东晋公元317年到420年。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
民族迁徙和混融而引起生活起居方式的改变,佛教的传入带来印度和中亚文化,对建筑艺术发生很大的影响。魏、吴、蜀三国鼎立时期(221~280),蜀国经营西南,吴国营建建业城(见建康城)和武昌城,魏国营建洛阳城和邺城。魏都邺城建设,采取宫城在北,里坊在南的分区规划,对后世很有影响。从曹魏洛阳宫起,正殿左右有东西堂,这体制一直沿用到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影响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2、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3、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4、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5、科技发展,佛教盛行。
1、科技发展,佛教盛行。2、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3、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4、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5、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