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蛰的古诗30首(惊蛰节气古诗词60首)
惊蛰节气古诗词60首如下: 1、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2、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茄改豸倒乾坤。 3、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4、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余客方寸...,以下是对"关于惊蛰的古诗30首"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惊蛰节气古诗词60首
- 2、二十四节气关于惊蛰的诗词有哪些
- 3、关于惊蛰的古诗词
- 4、形容惊蛰的诗句
惊蛰节气古诗词60首
惊蛰节气古诗词60首如下:
1、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2、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茄改豸倒乾坤。
3、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4、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5、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6、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7、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8、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9、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10、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11、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派纳陆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12、丁尘顷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13、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14、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15、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二十四节气关于惊蛰的诗词有哪些
1、《闻蛙》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2、《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3、《咏二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4、《山房》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5、《闻雷》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关于惊蛰的古诗词
1.《观田家》
作者:【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释:
①景常晏:指天晚。②劬:劳苦。③膏泽:指雨下到田里。④闾里:民间、乡里。
2.《闻雷》
作者:【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3.《秦楼月·浮云集》
作者:【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①,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②,拂墙浓杏燕支湿③。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注释:
①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
②浥:湿润。
③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拓展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常年惊蛰节气期间,春雷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还未迎初雷。
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时节,蛰虫惊而出走。其实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形容惊蛰的诗句
1、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唐 元稹《咏廿四气诗 惊蛰二月节》
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 韦应物《观田家》
3、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宋 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4、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宋 范成大《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5、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魏晋 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拓展资料: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