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乐器叫什么名字(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中必...,以下是对"苗族传统乐器叫什么名字"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 2、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
- 3、苗族的传统乐器
- 4、56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而芦笙更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
苗族的传统乐器是啥
苗族的传统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箫笛、月琴。
1、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文山苗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
2、芒筒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
3、夜箫
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
4、箫笛
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箫笛是我国***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苗族的传统乐器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族传统的簧管乐器的意义: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56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巴乌: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单簧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筚篥:现在的管子,隋代从新疆传入。应该也算吧~
葫芦笙:流行于彝族、傣族、怒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葫芦丝:流行于傣族、彝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乐器,又叫葫芦萧。
铜鼓:是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
象脚鼓:云南省傣族的打击乐器。
手鼓:也叫达甫,维吾尔组打击乐器。
伽倻琴:朝鲜族弹拨乐器。
大琴:朝鲜族吹管乐器。
奚琴:朝鲜族拉弦乐器。
玄鹤琴:朝鲜族弹拨乐器。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