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三湘是哪三湘(三湘是湖南的代称三湘原指)
各位伙伴们好,假如你对湖南的三湘是哪三湘,以及三湘是湖南的代称三湘原指不是很明白,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湖南的三湘是哪三湘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 1、三湘是湖南的代称三湘原指
- 2、湖南为什么叫三湘,是哪三湘
- 3、湖南为什么又叫三湘
三湘是湖南的代称三湘原指
“三湘”是湖南的代称,“三湘”原指潇湘、蒸湘、沅湘。
因为三湘这个说法,最早的来源即为:秦灭楚时,湖南境域内,楚国的3个大郡——洞庭郡、黔中郡和苍梧郡。秦灭楚后将洞庭郡和苍梧郡合而为一,成为长沙郡,合楚之黔中郡和巫郡为秦黔中郡。后世以湖南境域基本为楚之三郡而称为三湘。
至于后人说是:湘北、湘西、湘南,那都是后面所作的引申了。后来的历代文人,喜欢附庸风雅,或者各地的风俗观念不同,产生不同的版本,也实属正常。
“三湘”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省湘州并入荆州,义熙八年(412年)复立湘州,义熙十二年(416年)又省入荆州;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复立湘州,元嘉八年(431年)又省入荆州,元嘉十七年(440年)又复立湘州,后废立交替,至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又复立湘州。
以上情况,《宋书》、《宋本太平寰宇记》均有记载。从公元307年建湘州起两晋时期的113年,立湘州的时间仅有25年,88年的时间仍属大荆州所辖。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复立湘州后167年的南朝时期,只有元嘉八年后的连续8年省湘州入荆州,其余159年时间均为湘州建制,即在南朝宋时形成了长时期的稳定的以湖南行政区域为主体的省级行政建制。
稳定的湘州建制,形成了稳定的湘州(湖南)**、经济和社会风俗文化。这也是“三湘”一词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南朝齐、梁、陈同宋期一样设置湘州。
湖南为什么叫三湘,是哪三湘
湖南位于洞庭湖以南,所以叫“湖南”,这里水系发达,又称为三湘四水。“四水”很好理解,就是湖南境内的四大河流,湘江,资江,沅江,澧水,简称“湘资沅澧”四水;至于“三湘”,就稍微复杂一点,这里介绍几种流传比较多的说法:
第一种是,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被称为“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为“潇湘”;下游又与蒸水合流,称为“蒸湘”,以水系的变化来称三湘。
第二种是,三个有“湘”字的地域,湘阴、湘潭和湘乡,代表了湖南的上湘、中湘和下湘(横向)。
还有说法是以湘东、湘西、湘南三个地区来泛指湖南全省(竖向),以地域的整合来称三湘。
事实上,以上几种说法都不是很全面,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要记住“三湘四水”是代表湖南就可以了。
湘江(橘子洲)
夕阳照在资江河畔。
常德沅水大桥。
美丽的澧水河。
湖南为什么又叫三湘
湖南省位于位于长江中游,北接江汉,南临南岭,是华中与华南交界地带。湖南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为洞庭湖平原,呈现出南高北低的马蹄形结构,湘资沅澧四大河流也因此汇入洞庭湖。三湘大地湖南,是一个非常美的省份,它位于祖国大地的中部,处在东西南北山脉走向的**,集合了周边许多省份的美,可以说是山川俊秀、河流纵横。那么湖南省为什么北称为三湘,三湘具体指的是什么现在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说,因湘水发源于广西桂林的兴安县,有灵渠与漓水连接,称之“漓湘”;湘水东北流至永州北苹口在潇水汇合,称“潇湘”;在东北流经衡阳北,又与蒸水汇合,称“蒸湘”。因而合称“三湘”。由于桂林的人文地理、语言风俗与永州相同,古代属零陵郡,习惯上被归入三湘范畴。
一说,是潇湘、资湘、沅湘的合称。因漓水南流入珠江,不属湘江水系;蒸水则太短小,所以去掉漓、蒸二名。而湘水北流至湘阴北之临资口汇入资水,叫资湘;北流至岳阳县西中洲,汇入沅江主洪道称沅湘。资水、沅水为湖南四大水系,流经地域占全省的2/3,故用“三湘”泛指湖南全境。
三说是以湘乡、湘潭、湘阴为三湘者,原因是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三县曾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为首的众多湘军名将名宦。但这些近代人物的历史并不可与湖南历史同俾,更何况也不能代表湖南的全境之概念。
另有第四种说法,由于湘江贯穿了整个湖南省,所以湖南的简称为湘,把整个湖南分成南,北,西,三个部分。所以三湘指湘南、湘西和湘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