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意思及解释(鞠躬尽瘁的解释)
各位伙伴们好,要是你对鞠躬尽瘁的意思及解释,与鞠躬尽瘁的解释不是很明白,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鞠躬尽瘁的意思及解释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 1、鞠躬尽瘁的解释
- 2、鞠躬尽瘁的意思
- 3、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词语
- 4、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
鞠躬尽瘁的解释
鞠躬尽瘁
[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 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
[出处] 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典 故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
鞠躬尽瘁的意思
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
读音:jū gōng jìn cuì。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恭敬谨慎。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翻译:臣不辞辛劳,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鞠躬尽瘁造句1、总理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丰功伟绩。
2、她为推展学前教育,鞠躬尽瘁,贡献良多。
3、王老先生为社区服务,其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感佩。
4、他可以为公事鞠躬尽瘁,牺牲所有假期。
5、他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他为推展全民脱盲教育运动,已是鞠躬尽瘁,令人钦佩不已!
7、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词语
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形容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全三国文》卷五十八)
后人根据这篇文章的结尾提炼出“鞠躬尽瘁”这则成语。
成语寓意:
这则成语典故集中体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这种尽职尽责的品格和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运用示例:
元末明初·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六出:“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评述酒诗》:“宾南如精卫填海,每不自量;冰璜如李陵败北,一以当千;南生如诸葛出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
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是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
鞠躬尽瘁,汉语成语,拼音是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
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诸葛亮在《后出师表》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
正因为此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出师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