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新中国外交方针是什么)

2023-12-22 22:09:07次浏览条评论

新中国总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具体的外交政策分为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 20世纪60年代,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以下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 1、新中国外交方针是什么
  • 2、如何看待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
  • 3、“韬光养晦”战略是什么
  • 4、晦光养韬是什么意思

新中国外交方针是什么

新中国总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具体的外交政策分为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

20世纪60年代,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一条线”的外交战略,主要是为了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保持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0世纪90年代,中国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和立场。

今天我们依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今天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如何看待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

韬光养晦,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个成语被邓小平拿来,阐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灵活务实思想方法和个人风格的体现。

“韬光养晦”战略是什么

解释:隐藏才能、锋芒,不使外露,借以避祸自保

“韬光养晦”一词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原文是“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意思是指隐藏才能,不使之外露。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关“韬光养晦”的典故,则出自《三国演义》。其中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载:“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两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两人乃不复言。”之后,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将自己的野心掩饰过去,“操遂不疑玄德。”

晦光养韬是什么意思

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这个成语被邓小平拿来,阐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外交战略方针。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灵活务实思想方法和个人风格的体现。满意请采纳。

360浏览器兼容模式设置不了 恶霉灵灌根的使用方法(恶毒灵农药的使用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