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大运河开凿于我国古代什么时期)

2024-04-18 08:19:58次浏览条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开凿“邗沟”
  • 2、大运河的开凿起点终点
  • 3、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开挖的
  • 4、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
  • 5、大运河是在什么时候开通的?
  • 6、隋朝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大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开凿“邗沟”

导读: 大运河的开凿最早始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京杭大运河

当地时间6月22日上午10时许,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

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京杭大运河滋养了两岸世代华夏子孙,孕育了灿烂的运河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运河已不是一条单纯的河流,而是一条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展示长廊,向世人展示了苏杭、淮扬、丝绸、园林、陶瓷、三国、西游、水浒、红楼等数不清的人文精髓和文化遗存。让我们循着前人的足迹,再一次走进桨声帆影里的大运河,去感受运河文化的鲜活与脉动吧。

大运河史话

对于大运河,一般人都认为是隋炀帝杨广开通的,自此以后才沟通了南北五大水系。其实严格地讲,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

大运河的开凿最早始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夫差为争霸中原,还利用长江三角洲天然便利的河湖港汊,疏通了由苏州经无锡、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与邗沟相连;后来吴王又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开凿菏水,使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四大水系相联。数百年后,东汉权臣曹操在河北地区开凿运河,建立了黄河和海河水系之间的联系―――可见早在东汉时期运河就沟通了五大水系。

公元587年,杨广的父亲、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对邗沟裁弯取直,用于漕运。杨广即位后开挖通济渠,从郑州西北到盱眙;608年又凿永济渠,南引沁水入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郊)。两年后,杨广重开江南运河,自镇江直达杭州,共800余里。至此,以洛阳为中心,以北京和杭州为终点的南北大运河正式形成。唐宋时期对大运河不断疏浚,交通愈加畅通。元朝定都大都后,将原绕道洛阳的大运河取直,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最终形成了今日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贯通,工程前后持续1779年,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就是为了攻打北方的齐国,当时运河的功能主要是运送兵马粮草。隋炀帝贯通南北运河时,江南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但政治和人口中心依然在北方,北方迫切需要南方的粮食供应,在此背景下,漕运成为运河的主要功能。自隋朝开始,大运河除运输粮食外,南方及沿途的物产、珍玩也不断经运河北上,《水浒传》中描述的花石纲,就是专为皇帝运送南方奇花异石的船队。

当然,除了为皇家服务外,大运河还促进了当时经贸的发展,瓷器、茶叶通过它转运到外贸港口,江南的丝织品通过它转运至西北丝绸之路,从海外进口的珠宝、香料和棉毛制品等也通过大运河辗转运往全国各地。

大运河巨大的航运价值,现在的人们已很难体会了,在没有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古代社会,运河就是当时的“高速公路”和“远洋巨轮”。古人的旅行也离不开这条黄金水道,从杨广的无数民女挽舟,到乾隆的六下江南,无不留下了古运河的影子。

大运河的开通使用,对沿岸经济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直到今天,在苏州、杭州、扬州一带,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运河中“只见船儿走,不见河水流”的繁忙景象。大运河不仅促进了两岸几十座城镇的发展和繁荣,还培育了市民社会,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观察中国地图,从杭州到北京,我们可以看到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密密麻麻,而东部的海岸城市则是寥若晨星,并且大部分还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租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有趣的地理现象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大运河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五次“十字”大交叉

《中国国家地理》执行主编单之蔷在《运河毕竟不是海》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东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与这些河流发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这是大运河在技术上的伟大之处。在自然界,见不到‘十字’交叉的河流,因为河往低处流。一条河不能穿过另一条河流淌,而大运河却做到了。”

大运河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靠的是船闸的力量。为了调节水位的高低和保持足够的水量,大运河修建了一系列的船闸。由于运河的水量有限,缺水严重,因此需要从长江调水,长江以北运河中的水,很大部分是从长江借来的。但长江的水位低,向运河调水等于是水往高处流,而古代又没有抽水机,所以古人便采用了水库、水柜、船闸等一系列技术。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

术,运河上的这些船闸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船闸调节了高高低低的水系,每一处船闸,都是一道人为设置的关卡,因此在运河上航行,碰到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一处处人造的关口,这也是运河与天然河流的不同之处。这些关口由官府管理,船主过关时往往需要打通关节,因此古人在运河中航行,不仅需要与自然打交道,更需和人打交道。

大运河究竟有多长

关于大运河的长度,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是1800公里,《韦氏新地理》记载的是1609公里,《柯林斯英语词典》记载为2000公里,2008年的《百科知识数据辞典》记载运河全长为1794公里,而2012年9月13日的《北京日报》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京杭大运河最新测量结果,全长1710公里。

京杭大运河究竟有多长呢?

众所周知,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一、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州,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

二、北运河:通州至天津市,此段是利用潮白河的下游疏通而成。

三、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下游挖成。

四、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水源,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五、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六、里运河:清江至邗沟,入长江。

七、江南运河:扬州、镇江至杭州。

我们常说京杭大运河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北京和杭州,但具体的起止点又是哪里呢?有学者指出,以元代京杭大运河为例,它的北端起点应为北京积水潭,南端是浙江杭州的钱塘江边。京杭大运河的长度之所以说法不一,主要原因就在于起止点不一致,确认了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端点之后,其长度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民国史家笔下的古运河

由于大运河的人文魅力,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对其吟咏者甚众,而民国历史学家王桐龄对大运河的描述则是别具一格,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王桐龄号峄山,河北任丘人,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法政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中国史、东洋史课程。

1925年暑假,王桐龄到南京讲学,借机在江浙一游。8月底,他从嘉兴乘小火轮到苏州,在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南运河的风光:“九点五十五分,开船,由南运河北上。运河宽约十丈以上,水势浩大,河堤高处不逾三尺,低处已没入水中,坍塌损坏之处甚多,似多年未曾修理者。河中帆船甚多,渔船亦有,唯轮船甚少,一日之内仅遇着数次也。两岸多稻田,桑田,早稻已获,农家茅屋三五错落于其间,有时点缀以苇荡荷塘,颇含画意。运河为南北大路,横贯运河与运河作十字交叉形之东西交通路甚多。陆地交通路,则夹运河两岸,建一东西大桥以联络之。河上交通路,则沿运河两岸,各建一南北小石桥以联络之,极壮观瞻。沿河村落,瓦房极多,草房亦有,唯皆起脊,无平房。”

王桐龄老先生的记录颇为仔细,有村镇,有市街,有河道,有农田,通篇皆用简洁文言写作,虽言简意赅却栩栩如生,读来甚为有趣。

9月初,王桐龄从镇江北上扬州,经瓜州进入江北运河。老先生在文章中写道:“自此入运河,河身宽约十丈,两岸河堤皆以大石砌成,甚整齐,河水浑浊,带深灰色,不似江南运河之碧绿澄澈。八点十八分至四里铺,草房渐多,瓦房渐少,不及江南村落之整齐。堤边柳树渐多,已带北方气象。八点半至三叉河,为沿河一大市镇,有水从西来,注入运河,由此溯流西上,可同仪征县。石筑之堤至此为止,两岸坍塌损坏之处甚多,堤高约四五尺,水势浩大。岸上旱田甚多,水田渐少,农产物多豆类、玉蜀黍及芝麻等。九点至扬州城外,运河东岸,扬州城南有大寺院,内有文峰塔,甚壮观瞻,因轮船不停,未能参拜。自此北行约里许,至新城东南隅福运门外,登岸。”

王桐龄的文字为后人记录了一个真实的大运河。王凯

大运河的开凿起点终点

大运河 文化 ,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 历史 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下面我整理了大运河的开凿起点终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起点和终点

南起杭州

北至北京通县北关

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而至7世纪的隋炀帝时期和13世纪的元代,又先后两次大规模地开凿运河,终于建成了这条沟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动脉。 从天津到通县北关、张家湾一段,叫北运河,又称之路河,全长186公里。从通县至北京城的一段名通惠河,该河是元代初年由伟大的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的。因北京地势比通县高,在通惠河上修筑了五道闸门,控制水位,使南来的大船才可直达北京城内的积水潭。那时积水潭"舳舻蔽水",成为一个南北漕运的大港口,附近市场繁荣,盛况空前。 京杭大运河畅通了数百年,这对促进大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19世纪后,由于南北海运开辟,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河改道淤塞运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断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并成为 旅游 热线。 为适应我国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已在北京通县北运河、温榆河等四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通州北关、张家湾的

古运河遗址中,兴建起大运河旅游区及纪念馆等,广大中外游人便可到此一览昔日京杭大运河的迷人风姿。

起点杭州,终点北京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

大运河于哪一年开凿

京杭大运河的长度为1801千米,于公元 605 年开凿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于公元前485年,从邗城(今江苏扬州)东南到末口(今江苏淮安)开凿刊沟,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贯通。到隋朝,隋场帝证调民工数百万,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刊沟。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抵蓟县(北京附近),最后又拓宽加深江南运河。隋代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从杭州到北京,向西拐了一个大弯。元朝定都北京后,裁弯取直,使它从江淮经山东直接向北,缩短航程800余千米。这就是如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京杭大运河分为哪四段

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四五千里。共分为四段:通济渠,洛阳——淮河的山阳。邗沟,山阳——江都。永济渠,洛口——涿郡,长1000公里。江南河,京口——余杭。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

大运河文化地位

大运河文化是一部囊括了中国社会古代内容的最主要的发展史,其文化地位显然比长城重要:

a.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

b.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完成-杭京南北人工大运河;

c.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

d.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e.比“巴、苏”运河开凿早二千多年;

f.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东西向浙东运河及局部小运河未计);

g.巴拿马运河(1914年竣工,全长81.3公里)长度的21倍;

h.苏伊士运河(1869年竣工,全长172.5公里)长度的10倍。

大运河文化,是“运河城市群域性文化”,是综合性质的,中国古代农业创造出来的城市群文化。大运河的开凿出了一个新的大环境,把若干小的割据的 自然 环境贯通成为一个体系,转化成人文环境。其中包括:新自然环境、新生态环境、新生产环境、新文化、新物流环境等等,形成了著名的发达的“运河社会区域经济”。如:古代“南粮北运”、“盐运”通道、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当代防洪灌溉干流。 具体原因如下:(1)隋唐后,运河导致南北方农业技术交流、作 物品 种改良,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流通”覆盖了运河流域和流域之外的最广大的中国村庄。(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运河区域,苏杭出现了 资本主义 性质的萌芽---直接刺激“运河商业城市群”兴起:北京、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 工商 、客商、货商、易商,集散着商品---在这个线形的城市带上。隋唐:长安、洛阳;北宋:开封;南宋:杭州;元明清:北京---乃国之枢纽也。运河经济是“形”,运河文化是“神”,形神并备,相互交融,推进运河的魂。

大运河文化,“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潘承祥语)”。大运河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建筑、文学等;大众文化,指沿途习俗、仪式、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等;深层文化,指价值观取向,即黄河文化延伸出来的那种民族精神,早已渗透在大运河文化深处。那么,大运河文化作为一种活化石文化,其精必然把大运河精神回归成一种活化石。因为她与中华民族精神同根同脉。运河高级文化,是没落的封建时代的产物,而运河大众文化却植根于运河深层文化里。运河深层文化概念,则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依旧存活运河民间、运河文化遗址、理想 地理 位置、优越的经济条件、人文环境之中:

(1)大运河为历代皇朝最重要的区域---大一统局面的 政治 纽带。驾驭南北,政局总揽全国,维系中央集权。隋唐政权北移,到元明清,大分裂始终未出现,证明了大运河文化的同化作用,是存在的。大运河文化,作为历代各个地域相互关系的整体而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2)大运河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相互推动作用。大运河文化具有包容性、统一性、扩散性、开放性、凝聚性、向心性。大运河在沟通物质交换的同时,大大削去了地域文化的不平衡,以黄河文明为中心,同化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差别。由此,把东南文化、岭南文化、江南文化、齐鲁文化、中土文化、江淮文化、黄河文化、燕北文化、西部文化等等几乎全部,错综融会在中国传统思想悠久的时空里。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与其周遍文化,始终以: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为文化中。换言之,大运河文化脱离不开其母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一统文化。

(3)大运河文化,是“中国漕运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张友茂语)”。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和漕运机构,使大运河文化成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在古代政治和经济是有深刻反映的。运河生产力促进了运河文化的繁荣,但运河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并与那个时代的民族矛盾与其相适应。比如:元代,是蒙古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其不善农耕,便漕运江南之米以运河。再如,北宋灭亡,金进攻南宋,就以运河漕渡粮草南来。无论怎样?大运河文化,总随着封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大运河文化始终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历史继承性。因为运河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 决定 了其上层建筑发展的连续性。

(4)大运河文化,各个时代与中华各民族是共有的概念、价值观体系。大运河文化与哪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没有那个时代的社会就不会有大运河文化。在大运河文化所包容的同一社会内部,文化呈现多元,具有不一致性,“也存在着‘亚文化差异’,才是大运河文化发生的原动力之一(金学孟语)”。例如:京杭大运河两岸上的宗教文化景观,是元朝修建的,因为元朝以藏传佛教为国教。运河文化,就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运河文化的象征基础---最重要的是共同的汉族语言文字,包含图像图腾、生活习惯、 礼仪 风尚等象征符号体系。所以,大运河文化的实质意义,是 国学 和汉学等社会 学科 重要的研究领域。大运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向外传播的窗口,扩大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例如:

a.大运河开通,东南沿海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更为直接而紧密;

b.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为对外交往和中外交流的前沿地区;

c.中国邻近国家和地区以及西亚、欧洲、东非各国遣使团、商队来中国;

d.在各沿海港口泊岸,沿运河达京师各地,频繁经济文化交流;

e.直接迁居运河区,成为内迁各民族、外国使者、商人、学问僧、 留学 生、各方人士集中地;

f.国外文化传播到中国,丰富了运河区域文化的内容;

g.新中国成立,国家将京杭大运河列为重点内河航运主干线之一;

h.改革开放,运河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运输繁忙,防洪灌溉供水旅游等多种综合效益。

大运河文化,属于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跳出“点”的概念,以层络划分之---包括大运河物质文化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文学、地理学、水利学、艺术学、 历史学 、制度学、政治学, 民俗 学、民族学、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物质文化是指在开凿大运河过程之中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大运河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古代信息,对研究古代中国社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 军事 、文化、 科技 、外交、民族等等领域,是一部《大运河 百科 全书》;对研究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态度、审美价值等 传统文化 概念,是一部“运河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最新版《行动指南》把大运河文化特点归结“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总之,大运河文化,是大运河遗址文化蓄藏着的活化石文化。大运河文化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a.物态文化层:物质生产活动在大运河存留的财富总和,可触知的大运河文化物质实体;

b.制度文化层:因为运河经济实践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有可持续性,例如-当代运河还在通航;

c.行为文化层:大运河是在 人际交往 ,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区域模型;

d.心态文化层:大运河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思维方式 等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是大运河文化灵魂。

猜你感 兴趣 :

1. 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2. 运河的变迁小学作文

3. 世界上最长的古运河

4. 世界最长的运河

5. 扬州城市概况导游词3篇

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开挖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说使古老的运河获得新生。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断流和生态功能区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长达1000多公里的运河沿线,除了带动运河旅游、保障沿线水资源供给,更可以直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促进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

京杭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吴国在公元前486至495年,利用原有天然河湖港汊开凿沟通了扬州至淮安的邗沟和阴沙至苏州的一段江南运河。隋代在公元604至608年,开挖了涿郡(今北京)至洛阳的永济渠,洛阳至盱眙的汴渠.苏州至余杭的江南河,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全长2700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到了元代,汴渠被黄河泛滥淤塞,1289至1293年又新开了大都(今北京)以东到通州的通惠河,山东西部临清到济宁的会通河和济州河,航道就不再西经洛阳,航程缩短了1000多公里,后又经明、清两代的整治取直,基本上形成了今天京杭大运河的线路。

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

据《辞海》释,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叶),经公元后七世纪(隋朝)和十三世纪(元朝)两次大规模地扩展,利用天然河道疏浚、修凿连接而成。全程分七段,北京市区到通县段称通惠河,通县到天津段称北运河,天津至临清段称南运河,临清至台儿庄段称鲁运河,台儿庄至清江段称中运河,清江至扬州段称里运河(古称邗沟),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

大运河是在什么时候开通的?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曹娥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位于绍兴市(越国都城)境内的山阴古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胥溪、胥浦也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相传是以吴国大夫伍子胥之名命名。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国末代君主夫差,在吴国早已攻克楚国、越国之后,挡在他面前的只有齐国,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他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

隋朝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隋朝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大规模开凿是在隋朝隋炀帝大业年间。

但是隋朝是开凿新运河的同时把以前的旧有的运河连线起来,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国曾经有开凿胥溪、邗沟、黄沟三条运河的记录,有人认为吴王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国王,他运河开挖起了开创作用。复查是大运河“第一锹”的开挖者。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简介: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线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线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意义:

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使沿岸交通更加便捷,带动经济发展来往贸易。有利于农田灌溉,缓解水源不足等问题。防洪,灌溉,交通,经济

开凿隋朝大运河的故事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政治上看,隋 *** 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隋炀帝个人,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 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这就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

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

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意义是?

c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呵呵。。。你说的应该是京杭大运河吧。。。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形成于隋代,,,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开凿隋朝大运河的意义是什么?

一、开通意义

1、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2、隋代大运河造就了扬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阳、开封)、北京(含天津)这样三个城市点,与南方经济中心绍兴遥相呼应。扬州是大运河的起点,西安是中点,北京是终点。大运河把这三点造就成了规模巨集大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都市,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影响深远。

3、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带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

4、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二、历史典故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线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线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目的

当时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和经济控制。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北方,在平定南陈期间,为了运兵南下,开始修建运河。待开皇九年(589年)三月平定南陈后,南方江淮地区的经济却有了较大的发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大量的物资要从江淮运到长安,甚至运到北方边疆的军事重镇。所以,当时开凿运河也是为了解决粮食和纺织品北运的问题。为了将江南的粮食和纺织品运送到北方,又陆续开凿了数条运河。大运河为后世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大运河修筑成功和此后发挥作用的五百余年时间之内成为沟通隋唐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有何功

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络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它还宛如一条彩带,沿岸城镇犹如彩带上镶嵌的一颗颗明珠。此后,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隋朝大运河中黄河的开凿时间!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时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黄河南岸的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行向东南,进入汴水(今已湮塞),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又叫御河,是黄河、汴水和淮河三条河流水路沟通的开始。隋朝的都城是长安,所以当时的主要漕运路线是:沿江南运河到京口(今镇江)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入通济渠,逆黄河、渭河向上,最后抵达长安。黄河以北开凿的永济渠,是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河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芦沟(永定河),直达涿郡(今北京)的运河。

坤包(坤包丸) 霸道总裁的电视剧有哪些(50部霸道总裁电视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