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不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和?的翻译和典故)

2024-04-03 09:27:18次浏览条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 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 2、人而不仁而的意思
  • 3、"子曰:人而不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特别说明:”乐”在这里并非音乐的意思,而是礼乐!礼乐是外在的,而仁是内在的。

孔子身处乱世,面临贵族旧制的瓦解,社会阶层激烈变化,而文化方面也是圣贤不明、百家齐放。因此他力图复兴礼乐,希望挽回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

然而,他同时也认识到,所谓礼乐,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而内在的仁才是真正的人性核心和文化的根本。礼乐追根溯底也是发自人心的内在情感,对孔子来说,礼乐的真正意义就是正人心、塑造完美的人性心理。

所以,失去了仁这个内在核心,礼乐就不成其礼乐,而只省下一个无用的空壳了。这样的礼乐绝不是孔子所努力复兴和弘扬的礼乐。

扩展资料:

礼乐(礼节和音乐)

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孟子承前启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从而得以传承发展至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虽然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已失去古典纯朴的的本质精神。

但是,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乐

人而不仁而的意思

“人而不仁”中“而”的意思是假如。

而(拼音:ér)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人的下巴、面颊上的胡须。本义指胡须或面颊上的毛。“而”在古文中常常被借作代词,后来被假借为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有时还假借为连词,连接两个词或者词组,分别表示并列、承接、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

“人而不仁”出自孔子《论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e)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

解说: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子曰:人而不仁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

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詹雅(詹雅雯) 英式奶茶(英式奶茶好喝吗)
相关内容